实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原理 姓 名 专 业 网络工程 任课教师 日 期 5 2015 年 年 5 5 月 月 7 7 日 实验项目列表 学号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成绩 01 使用网络协议分析仪 Wireshark 02 使用网络模拟器 PacketTracer 03 分析 Ethernet II 帧 04 交换机与集线器工作机理分析 05 分析 P IP 报文结构 06 配置路由器路由选择协议 07 分析 ARP 08 分析 TCP 特性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总评成绩:
任课教师:
实验 1 报告正文:
一、实验名称 实验一 使用网络协议分析仪 Wireshark 二、实验目的(1)掌握安装和配置网络协议分析仪 Wireshark 的方法。
(2)熟悉使用 Wireshark 工具分析网络协议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协议格式、协议层次、和协议交互过程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1)安装和配置网络协议分析仪。
(2)使用并熟悉 Wireshark 分析仪的部分功能。
注意事项:
1)安装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仪前应安装WinPcap 网络监测驱动程序。
2)俘获分组前应注意选择正确的网络接口。
3)协议分组的俘获结果可以保存在指定的文件中,并可以在以后再行使用。
4)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仪还具有其他丰富的功能,读者可以参阅随软件的“Wireshark帮助”文档自行学习。
四、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 2008 Server/Windows XP/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PC 一台。
2)每台PC 具有以太网卡一块,通过双绞线与局域网相连。
3)Wireshark 程序和WinPcap 程序。
五、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安装网络协议分析仪 2)使用 Wireshark 分析协议(1)启动系统。
(2)分组俘获。点击“Capture/Interface”菜单。
(3)协议分析。系统能够对Wireshark 俘获的或打开的踪迹文件中的分组信息(用 File/Open 功能)进行分析。
3)其他(1)通过使用Wireshark 协议分析仪,应当理解Wireshark 的工作原理,对于与之相关的 网络接口(指出网络接口卡类型)、网络地址(指出IP 地址、MAC 地址)、网络协议(指出发现的集中协议)等重要概念有基本的理解。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若选择其中某个分组如第 1751号帧进行分析。从图中的信息可见,该帧传输时间为俘 获后的145.717632 秒;从源IP 地址192.168.0.102传输到目的IP 地址45.55.185.126;帧的 源MAC 地址和目的MAC 地址分别是20:89:84:3d:c8:7e 和78:a1:06:7f:ca:82(从中部分组首部信息窗口中可以看到);分组长度54 字节;是TCP 携带的HTTP 报文。
七、实验 体会、质疑 和 建议 通过本次实验深刻的了解了 ip 分组的首部结构,并且可以从中找到目的 ip 和源 ip 以及源 MAC 地址和目的 MAC 地址。并且在首部信息中找到报文类型和报文大小。并且在搜索数据包时可以看到 tcp 和 udp 协议共同使用,可以识别出哪些是 ack 确认报文,并且可看到 ack 返回值。但是无法根据得到的数据和 tcp 首部进行一一对应,首部所对应的二进制数字无法准确的理解其中的含义。
实验 2 报告正文:
一、实验名称 实验 2:使用网络模拟器 PacketTracer 二、实验目的 1)正确安装和配置网络模拟器软件PacketTracer。
2)掌握使用PacketTracer 模拟网络场景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网络环境、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交互过程等方面的理解。
3)观察与 IP 网络接口的各种网络硬件及其适用场合。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1)安装和配置网络模拟器。
(2)熟悉 Packet Tracer 模拟器。
(3)观察与 ip 网络接口的各种网络配件。
(4)进行 ping 和 traceroute 实验。
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器。PacketTracer 是著名网络设备厂商CISCO 公司开发的一种集成模拟、可视化、交互式学习和评价环境,供网络初学者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设计、配置和排除故障之用。Packet Tracer 根据网络设备和协议的简化模型,以模拟、可视化、连续播放网络现象,使用者能够获得理解网络行为的感受,获得操作、配置网络设备的经验。
注意事项:当物理连接正确时,与设备端口连接的线缆上的点应当变为绿色。否则,应当检查线缆的类型是否正确以及接口卡是否处于“开(on)”的状态。
四、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 2008 Server/Windows XP/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PC 一台。
2)下载 CISCO 公司提供的 PacketTracer 版本 5.2.1。
五、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安装网络模拟器。
2)使用 PacketTracer 模拟器。
(1)启动系统。
(2)绘制网络拓扑图 绘制网络拓扑图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增加网络设备,增加设备硬件模块,连接设备和配置设备等。
3)观察与IP 网络接口的各种网络硬件。
为了能够利用 IP 进行通信,网络设备硬件接口之间至少要用一种物理介质连接好,并且要求这些硬件接口与物理介质相匹配。
4)ping 和traceroute 实验。
(1)启动系统。
(2)创建链路。
(3)配置网络设备。
(4)使用Ping 命令,并在模拟模式下观察。
(5)使用tracert 命令,并在模拟模式下观察。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七、实验 体会、质疑 和 建议 通过本次实验让我熟悉了解了局域网的基本结构形式,以及路由器的基本设置。并且会合理分配 ip 地址。熟悉应用命令行去设置路由器,以及应用 ping 和 traceroute 去对设置的局域网进行连通性检测。在实验中对连接时交叉线的选择不是很熟悉,路由器配置机配置路由器时命令记得不是很熟悉,以后我会多加练习,熟练应用掌握。
实验 3 报告正文:
一、实验名称 分析 Ethernet II 帧 二、实验目的 1)深入理解Ethernet II 帧结构。
2)基本掌握使用 Wireshark 分析俘获的踪迹文件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分析俘获的或踪迹文件中的 Ethernet II 帧结构。
2)分析以太帧结构。
四、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 2008 Server/Windows XP/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PC 一台。
2)PC 具有以太网卡一块,通过双绞线与网络相连;或者具有适合的踪迹文件。
3)每台 PC 运行程序协议分析仪 Wireshark。
五、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分析踪迹文件中的帧结构。
2)分析以太帧结构。
将计算机联入网络,打开 Wireshark 俘获分组,从本机向选定的Web 服务器发送Ping报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机的48 比特以太网MAC 地址是什么?(2)以太帧中目的MAC 地址是什么?它是你选定的远地Web 服务器的MAC 地址吗?(提示:不是)那么,该地址是什么设备的MAC 地址呢?(这是一个经常会误解的问题,希望搞明白。)(3)给出2 字节以太类型字段的十六进制的值。它表示该以太帧包含了什么样的协议?上网查找如果其中封装的IPv6 协议,其值应为多少?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对28号帧进行分析,此帧的源ip地址192.168.42.107 目的ip地址是60.28.228.28 源MAC地址为Source: LiteonTe_5b:62:96(2c:d0:5a:5b:62:96),目的MAC地址为Destination: 6c:59:40:10:f9:9e(6c:59:40:10:f9:9e)Seq=1,ack=1。此帧大小为54B,应用层传输协议为http.28号帧为以太类型字段(值为0x0800),表示该帧封装了IP 数据报。
七、实验 体会、质疑 和 建议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初步深入了解 wireshark 的部分功能,使用过滤功能对指定帧进行嗅探。可以初步分析出 Ethernet II 帧结构,并且解析出目的 ip 地址的来源。并且根据查找的字段判断协议类型。
实验 4 报告正文:
一、实验名称 交换机与集线器工作机理分析 二、实验目的 1)观察交换机处理广播和单播报文的过程。
2)比较交换机与集线器工作过程。
3)掌握使用PacketTracer 模拟网络场景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网络环境、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交互过程等方面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1)在 PacketTracer 模拟器中配置网络拓扑。
(3)观察交换机如何处理广播和单播报文。
(3)观察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工作过程。
四、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 2008 Server/Windows XP/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PC 一台。
2)下载 CISCO 公司提供的 PacketTracer 版本 5.2.1。
五、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在 PacketTracer 模拟器中配置网络拓扑。
2)观察交换机如何处理广播和单播报文。
3)观察交换机如何处理未知单播(可选)(1)清除交换机的 MAC 地址表。
(2)重新发送数据包。
4)观察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工作过程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交换机处理报文转发过程中是将收到的报文发至每一个端口,并且接收方验证是否是接受。
交换机具有地址表的功能,可以记录每个接口终端的地址,而集线器则不可以。
七、实验 体会、质疑 和 建议 在配置网络拓扑时不会选择连接线,查资料后学到“相同设备交叉线,不同设备用直通线”,但是在配置路由器 ip 地址以及传输协议时总是配置不对,在 ping pc0 到 pc6 时候总是连接不通,根据以往实验设置两个路由器之间传输协议也是不可以的连通的,希望老师指导一下。
教科书教学设计
检查教科书整改措施
完整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模版
实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