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模糊逻辑定位的思考

2023-10-10 14:38

  1。模糊逻辑的研究对象

  要了解模糊逻辑的研究对象,首先要了解逻辑的研究对象,因为模糊逻辑只是在经典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学科。只要逻辑的研究对象明确,模糊逻辑的研究对象就容易理解。那么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有多种答案。 “关于逻辑的对象,从广义上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观点:(1)逻辑是思维的研究; (2)逻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研究; (3)逻辑是对语言的研究; (4))逻辑学研究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这是国内著名逻辑学者陈波得出的结论。陈波在书中对上述四种观点一一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点和优点。每种观点都有各自的缺点,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这个观点在李小五的《》第一章《什么是逻辑》中也得到了认可。 张庆宇主编。通俗地说: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推理的正确性。更严格地说(更学术化):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这一观点是大多数学者和专家所认可的,我本人也不反对这个观点。明确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我要讲的问题了。模糊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这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模糊逻辑的背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精确的现象,可以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例如2+2=4;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茅台是中国的国酒,等等。可见,这些现象都有精确的定义和性质。然而,现实世界中还有一类现象很难准确描述和定义。例如,花溪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到底什么是风景优美?):他的父亲是一个高个子(高个子有多高?);张老师是个中年男人(中年男人的定义是多少岁??)等等。类似这样的现象数不胜数,我们称之为与“精确现象”相对应的“模糊现象”。为了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模糊现象、分析模糊性质,模糊数学应运而生。模糊逻辑是从模糊数学派生出来的分支学科之一。 (2)模糊逻辑的研究对象。前面提到,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而具体对于模糊逻辑来说,它的研究对象是模糊推理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是模糊推理呢?模糊推理和精确推理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些问题将在下面讨论。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模糊推理。与精确推理一样,模糊推理也由概念、判断等基本逻辑要素组成,但模糊推理有其独特的推理方法。模糊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绝对正确或错误的。其结论只能用隶属度来表征。比如前面的例子,张老师是一位中年男子。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模糊判断句。这里我们将中年人的概念不能用传统逻辑中的绝对真假来表征。例如,如果说40岁是中年人是真的,那么41岁是中年人是否也算假呢?因为在二元逻辑中只有两个结论,真和假。这种在二元逻辑中无能为力的问题可以在模糊逻辑中轻松解决。我们使用 Chad 表示法来描述这种情况。 Chad 表示法通过分数之和表示模糊集中的所有元素。及其隶属度,其中分母代表元素,分子代表隶属度。我们可以将上面的例子表示为(A)=(0.5/张老师),也就是说张老师是一个中年人,学历只有0.5。在这里,我们抛开绝对的真理和谬误。不过,模糊现象也得到了准确的描述。模糊现象之所以需要精确,主要是为了能够在机器上实现模糊推理。其次,讨论有效性。陈波对推理的有效性做了较为精辟的总结,并提出了五点要求。他认为,无论一种推理是否有效,最好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1)忠实。 (2)内容相关性。 (3) 独立性。 (4) 主题中立或普遍适用。 (5)简单。尽管陈波提出了这样的框架,但任何一种逻辑推理几乎不可能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标准。这里我仅对模糊逻辑的有效性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模糊逻辑中常用的推理包括模糊假设推理和模糊条件推理,其中模糊假设推理最具代表性。模糊假设推理的定义是:已知模糊命题A(大前提)包含模糊命题B,如果存在一个与A不完全相同的模糊命题A1(小前提),则对应的结论B1可以为衍生的。我们将这种推理过程称为模糊假设推理。例如:

  (1) 如果你吃的食物营养丰富,你的健康就会好。但如果你吃的食物营养丰富,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如果晚清中国很强大,就不会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欺负;那么如果晚清中国不是很强大的话,会不会被帝国主义国家欺负呢?

  由于模糊假设推理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是模糊的,所以它的结论也是模糊的。这与传统逻辑所要求的准确性完全不同。那么模糊推理应该如何准确描述才能被机器识别呢?我们可以从人类经验和模糊数学两个方面来讨论。

  2。模糊逻辑的形而上学问题

  我们先对玄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后面要讨论的问题。形而上学可以有狭义和广义的解释。狭义的形而上学是指对世界本质的讨论,常称为“本体论”;广义的形而上学除了“本体论”之外还应该包括“认识论”“这一部分是探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这里只讨论狭义的模糊逻辑的形而上问题。

  (1)逻辑系统中的一元论、多元论和工具论问题

  对于是否存在单一正确的逻辑系统这个问题,首先广泛区分三种回答是有帮助的:

  一元论:只有一个正确的逻辑系统;

  多元主义:存在不止一种正确的逻辑系统;

  工具主义:没有“正确”的逻辑;正确性的概念是不恰当的。

  虽然这三种提法各有一定的道理,但从目前逻辑的发展形式综合来看,我认为第一种提法显然是不恰当的。也就是说,如果我承认第一种观点,那么模糊逻辑就是一种错误的逻辑。这显然不是我想讨论的问题。我个人比较同意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显然我必须同意第二种观点,所以我重点讨论第三种观点。逻辑工具论可分为两种:激进工具论和温和工具论。激进工具主义者认为逻辑纯粹是为人服务的工具。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能看是否方便实用;温和的工具主义者认为,逻辑有对错之分,任何具有保真度的逻辑都是正确的逻辑;但逻辑的选择与它对于特定目的是否方便且完全实用有关。激进主义的观点显然过于绝对,其对逻辑科学的定位也不正确。温和工具主义的观点比绝对工具主义更容易被接受。具体来说,模糊逻辑是逻辑学科的一个分支。其基本逻辑原理与传统逻辑大体一致。它只是从模糊的角度研究传统逻辑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解释和论证,也是一个正确的逻辑,也是一个工具。目前,模糊逻辑已应用于许多高科技领域。例如,模糊逻辑用于诊断患者;模糊逻辑用于实现机器操作。自动控制等。

  (2)模糊逻辑的定位

  对于逻辑的分类,不同的评论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各种分类方法中,我个人比较认同陈波的分类。陈波将逻辑分为三类:(1)基础逻辑,(2)应用逻辑,(3)广义逻辑。我个人认为,这里将模糊逻辑归类为应用逻辑是非常合适的。模糊逻辑方面没有太多高级理论可供大家学习,最重要的是如何将模糊推理应用到具体情况中。在实践中转化为科技成果。

   可见,模糊逻辑是一个正确的逻辑,也是一个工具。模糊逻辑的许多理论都是传统二元逻辑的非常有用的补充。

  3。结论

  模糊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与经典逻辑密切相关,也有自己的特点。它的许多理论对二元逻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然而,短短几十年、多年来,它就被证明是一个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和推理习惯的逻辑系统。虽然它还存在很多缺点需要改进,但模糊逻辑广泛应用的事实已经表明,未来模糊逻辑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