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制力很强的同学,而且对自己想要考的学校感觉难度不大,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复习,不建议去报辅导班;如果自制力不好的话,已经下定决心想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建议报个辅导班,因为在辅导机构里面学习,可以提升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自制力不好,也不想报个辅导班,可以把自己的目标院校的标准降低些,这样成功的可能会大一些。
延伸阅读
初试分数线是根据初试成绩从而确定进入复试人员名单的分数线。
根据2017年3月15日教育部公布《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其附件,将初试分数线划定分两种情况:除全国34所985重点大学具有自主划线的权利,其余的高校全部统一采用国家的划线。
1、初试科目:政治、英语、民族学通论、社会学概论。初试科目民族学通论以民族学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社会学概论以社会学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
2、复试专业科目:综合考试。考试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以及考生所选研究方向内容,各以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
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民族志以民族学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
1、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如果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2、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至于具体如何复习,比如:何时开始复习,公共课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是否要上辅导班等等诸多问题,也许要分成若干文章分别予以论述,才能说得大概清楚。
3、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11月,这几年都是10-14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4、初试
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半,进行5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
5、调剂
大约在寒假过后,春季开学后1、2周,专业课成绩差不多就出来了,可以打电话向系里和研招办询问。再过1、2周,公共课的成绩也出来了。这以后到发复试通知的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如果名次不是特别理想,录取在两可之间,就要多和报考单位(系里)和导师多联系,实在不行看有无可能读自费和委培,或者调剂到别的学校。
6、复试
复试一般在5.1前后,一般是等额面试,少数热门的专业会选择差额复试。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学校一般还要书面测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近两年国家还在较好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进行了复试时测试英语口语的试验。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等额面试,可以说非常轻松,主要是聊一些学习兴趣,读过哪些书,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本科时老师都怎么教的等等,所问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接到复试通知,只要你不是替考的,在复试时一问三不知,录取一般都没有问题。
7、录取
复试通过后,学校将发函到你的档案所在单位,将你的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你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